克强总理说了:2017年要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全国两会临近尾声,

你get到了哪些消息?

你想好今年企业怎么充分借助政策东风迎难而上了吗?

今天要说的就是智能化,

现在说这三个字显得老生常谈,

但是作为今年国家、地方政府工作的重点推进工作,

其重要性自然不用说。

众所周知,

纺织业是南通的重点产业之一。

就以今年的南通市政府工作报告来说,

其中提到:

加快高端纺织向智能型设计、定制化生产、个性化服务转型,启动通州湾高端纺织产业园建设。

 

其实,

南通的这些纺织企业领头羊早从智能化中尝到了甜头。

智能化车间

       早在2014年,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就向广大棉纺织企业倡议,进一步加快产业升级的探索力度,通过采用先进科学管理和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纺纱设备,尽快实现棉纺织企业夜班无人值车,希望通过整个行业的共同努力,推动整体竞争力的快速转型与提高。

     去年投产的江苏大生的“数字化纺纱车间”,在车间总控室内,通过“E系统”,工作人员就可对生产中的设备运转、质量数据,乃至温湿度调节、自动照明实现实时监控,远程监测。更酷的是,这套系统还可以装在手机和IPAD上,随身带着走。

      纺织工业“十三五”规划提出建设6条智能化生产线,其中国内第一条棉纺数字化生产线就在南通的大生集团通过鉴定。据了解,大生在打造数字化纺纱车间时,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努力:生产流程自动化,将纺织各工序进行柔性连接;生产管理智能化,通过传感器将产量、效率、质量、能耗等大数据进行集成,实现实时、远程网络管理;生产环境努力实现真正人性化,在车间照明、用电、用水、空调等方面进行人性化改造和提升。“经过一年多的运营和市场检验,如今,大生数字化纺纱车间已真正实现了万锭用工15人的目标,并被作为两化融合、智能制造的样板在全国推广。”董事长沈健宏说。

       所谓智能化,是指由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纺织行业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汇集而成的综合应用。工业化提升到自动化,也就是所谓的“两化融合”,不能叫智能化。智能化的核心应该是“智”和“能”融合在一起,即使用技术等诸多手段,将很多数据收集起来,反复使用数据。

“车间面积2万多平方米,110名工人两班倒,采用西门子TIA全集成自动化设备,全部电脑控制。”公司总经理邱晓恩介绍。

       全车间最为智能化的生产线——背涂线,用“一键操作”来形容并不为过。工作人员摁一个按钮,多个地毯底面制作工序便自动开启。其中乳胶背涂线是公司不同于其他同行的独特之处,生产出的地毯底面不含PVC和沥青,能够100%被回收利用,非常环保。邱晓恩指着乳胶操作平台说,设置几个数字,机器便自行工作,即便是生产工序中出现什么问题,机器也会进行在线诊断、自我调适,人工操作修复的情况较少。

    “所有生产线的数据会自动传输到公司大系统平台,只要有一定权限,随时随地都能够登录系统查看,实时了解掌握生产情况,便于更高效的管理。”邱晓恩说,车间在满负荷的情况下,年产地毯450万平方米。

智能化设备

      为适应市场发展要求,江苏华强纺织集团每年投入2000多万元引进新设备。目前企业在清梳联、自动络筒机、集落细纱机、空调调节自动控制等环节均采用自动化设备。

      与传统设备比较,清梳联把原有的清花设备和梳棉相连接在一起,前后供应方面更加均匀,差异更小,再加上自动检测措施,质量进一步得到保证;自动络筒机利用完全机械手把整个作业程序进行自动操作,自动检测,达到最终检测、把关作用,大大减少用工;集体落纱细纱机利用控制程序进行细纱机的自动落纱,减少用工,减少纱线的毛羽;空调自动调节控制系统,杜绝了因人为因素调节造成车间的温湿度差异,保证车间的环境相对稳定,对纱线质量起到一定的保证作用。

       南通东帝纺织品有限公司通过生产模式与面料的创新,让服装定制走进百姓日常生活。从与消费者沟通、360度人体扫描、服装仿真模拟的设计,到工厂的裁剪配料,企业均借助智能化设备轻松实现,“每件衣服都是唯一”成为现实。公司董事长卢红卫介绍,企业还在服装面料上做文章,打破了毛纺面料在定制领域千篇一律的正统风格,更加新颖时尚有个性,让顾客“穿着春装过冬天也不冷”。

       作为我市最大的印染企业,近年来,南通金仕达超微阻燃材料有限公司在印染的智能化和绿色生产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公司董事长欧卫国介绍,企业主要采取的措施就是通过对装备的智能化升级改造节约能源消耗、通过生产系统污水的收集和集中处理实现完全达标排放。据初步统计,全年可节约用水10万吨,节约蒸汽1.6万吨,节约用油400吨,节约烧碱1800吨,减少排污12万吨。

问题:在产品销售时,常常会被问及装备是哪家的?这说明设备已经成为了他们销售中的重要保证。所以公司想   引进最先进的设备,但是害怕投资风险。

江苏联发:外引内研打造智能染色车间 

      这些年,江苏联发纺织也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去年通过省级认定智能车间1个、市级认定智能车间2个。从意大利引进的“染料助剂自动配送系统”,与染色设备厂商合作开发的“染缸中央控制系统”,自主研发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简称ERP)”,联合构成了智能染色车间的核心。

      在ERP的介入下,染色车间所有的生产指令、工艺配方会通过中控系统自动传送到每个机台,物料也会通过染料助剂配送系统自动配送到每台染机,中控系统会将染缸的每一个生产数据实时采集,确保管理人员更加高效管控信息。


      “一般1个染缸负责1个染批,根据工艺时间,系统会自动提醒并排好染缸在未来8小时的计划。”智能染色车间主任戴国富说,“原先中控室需要6名管理人员进行24小时实时监控,车间内需18名工人操作。现在,应用染缸中央控制系统,使染色车间智能化,用工仅需原来的四分之一,染色一次命中率却提升了5%,日均染批也由原来的2.5个提升到3个,生产效率提高了20%。”